你的爱,他们懂!
合上李镇西著的《爱心与教育》,我思绪不禁飘到了31年前。
实习时,是在淮南的一个煤矿子弟学校,初为人师的我特别看不惯那些指导老师体罚学生了。白白胖胖的小脸蛋,从办公室出来时印着五个红通通的手掌印;鸡毛掸子的功能原来不只是掸扫灰尘;还有“贴烧饼”、“大鹏展翅”、“金鸡独立”,这些名词竟然都是这些指导老师的体罚方式。老师们也是有自己的苦衷:这些矿上的孩子都很调皮,家长又没有什么时间管他们。口头的教育对他们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老师就不得不做“小人”了。据说这里老师要是不会骂学生、没有打过学生,就会被家长指责为对学生不负责任。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心里很不好受:这些孩子本来就缺少关爱,现在再对他们进行体罚,会让他们更加逆反、更加难管。课后,我经常找学生谈心,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给他们个别辅导,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个月的实习很快结束了,离开的那天,我们住的招待所门外,黑压压的全是学生……后来,我曾给这些学生写过一封信,可我只收到了班主任指导老师给我的一封回信。信中除了指责我,说学生对实习老师的留恋妨碍了她的教育教学之外,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把你的爱心留给你自己的学生吧!”
李镇西说:“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那时候,我不知道李镇西,但我和李镇西一样,有一种真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在理论素养方面也是“一贫如洗”。然而,我就凭着我的一腔热情,就真的把我的爱留给了我所有的学生。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工作了31个年头了,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我也从学生嘴里的“美丽姐”变成了“曾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月似水,青春流逝,流不走的就只有我对学生的那份爱了。
后来,我的理论土壤中逐渐出现了蔡元培、叶圣陶、夏丏尊、佩斯泰洛奇、苏霍姆林斯基……我的书桌上多了《文心》《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爱的教育》……越来越多的精神营养让我变得更有底气,也让我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我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推广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爱的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激发集体教育功能,调动家庭积极因素……
每接手一届学生,我都会对他们说类似的话:“不要因为你成绩好就可以看不起别人,成绩再好的人身上都会有缺点;也不要因为你成绩差就可以看不起自己,成绩再差的人身上也会有优点。曾老师看学生从来都不会只以成绩取人。”
同事说:“你怎么从来都不批评学生?”呵呵,我一个弱女子,嗓子又不好,叫我去跟学生吼,跟学生拍桌子,不是跟我自己过不去吗!不是我不批评学生,只是我的批评都是悄悄进行的。我喜欢在教室里点名表扬学生,却从不在教室里点名批评学生。我有可能会在办公室跟学生谈话,却不会在办公室指责学生。
我可能会给学生剖析考试失利的原因,给他们指点前进的方向;我可能会给课堂上发言踊跃的同学一些小奖励;我可能会在教室给学生准备下羽毛球拍、电吹风、感冒药;我可能会在早晚自习或我的课堂上拍拍某个学生的背,叫他注意坐姿;我可能会在下课后走到某个学生身边坐下,悄悄问他上课时给谁写的纸条那么好笑;我可能会走入一群侃足球的男生中,问他们昨天的球赛是看的23点场还是1点场的;我可能会跟一群女生聊小鲜肉、侃周杰伦……
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我早早认识到了这“四有”,我也早早地获益了。付出总有回报,你学习上帮助学生,生活上关心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学生自然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好,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你。31年里,我记不清收到过多少学生的贺卡、节日祝福,记不清有多少次学生挽着我的胳膊过马路,记不清有多少次学生给在教室辅导功课的我塞吃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这句话用在一个有爱心的教师身上,真是再恰切不过。用生命陪伴的不仅仅是爱情,守护却一定是需要用很多的爱和时间去完成的。想想这31年的经历,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时光,你的真爱换来了学生的真心——你的爱,他们懂!
如此,我便满足了:“亲其师”何愁他们不能“信其道”!
如此,我便安心了:内心有爱的学生何愁他们不幸福!
如此,我便无憾了:纯真温馨的集体何愁他们不意气风发!
思绪收回,我把目光再次投向手上的《爱心与教育》。教育需要爱心,爱心成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