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
读书之乐,正如法郎士所说,是一种“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你可以为睿智深刻的理性思辨叹服膜拜;可以为无与伦比的语言组合击节赞赏。你能随作者一道精骛八极、神驰四海;能与作者一起褒贬古今、臧否人物——这恰如撇开一切世俗纷扰,到别一世界尽兴畅游。
读书之乐,远不止此。当你烦躁难安、了无意趣之际,沉浸书中,你便遥远了喧嚣的尘世,宁静了浮躁的心灵。生命,遂在这份宁静与遥远中,绽放成飞扬的姿态。冬日午后,雪花飞舞,玉树琼枝,红泥小火炉煮上一壶清茗,幽馨溢满斗室,挑一本明清小说或诗词话本之类,静静地看,细细地品,便仿佛与古人一起,进入了旷远、浩茫的心境;夏夜阑珊,静卧床头,一边凝望窗外的点点繁星,一边在空寂中与“先友”(语出祝枝山诗句“从此日和先友对,十年汉晋十年唐”)对话,渐渐体味到几许清凉;秋夜渐深,临窗夜读,月光明亮如水,一切如遁入空门,心境遂如古井深潭,微波不兴;暮春之际,携一卷诗词在手,徜徉于郊外的草滩上、田畴间,或低吟浅唱,或细细品味,顿觉物我两忘,身心俱净。
读书之最大快乐,便是你完全能做自己的主宰。是与黛玉一道“独倚花锄”,发出“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叹;还是携张孝祥之手,随他泛舟洞庭,静听他“扣舷独啸”;抑或跟随孔子的弟子们,去静静地注视孔子那跨越了千年的微笑?你的选择完全由自己的内心做出回答。书籍,犹如最忠实、最沉静的伴侣。它们沿墙肃立、翘首以待,但却静默不语。你不必为冷落了某位名家而心生愧疚,也不用为对谁情有独钟而有所顾忌。当你的手指停在其中一本书上,像是在琴键上找到了一个令你心醉的旋律,这白色、喑哑的造物,便向你温柔地依偎。你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心中充满恬静与安详,在它的旋律中你静静地翱翔,流连于世界之外的别一洞天。此时,你读《老子》,便看见一泓浩淼大水涌自天国而汇于心中;读陶渊明,不用采菊东篱,眼前的每一座山都是空灵、凝翠的南山;读王维,窗上、枕上、心上,皆洒满唐朝明媚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