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近日要闻>市委会动态>详细内容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读《从晚清到民国》感悟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5 信息来源:常德市民革 【字体: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最可靠的朋友,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会触动内心。古人云:“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是的,如果一天得不到书的滋养,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五彩缤纷的色彩。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近来,读了《从晚清到民国》一书。读历史类书籍,使我感觉自己似真正走进历史这个渺茫的异时空——不仅通向过去也通向未来。借助前人的智慧,登上新的高峰。《从晚清到民国》一书虽然只介绍了区区百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浩瀚历史长河中,似乎不值一提,但正是这短短百年历史留给了我们数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屈辱和悲愤,然悲愤之余,也不可否认这是一段救亡图存、思想碰撞、改革创新的奋斗史。

以前,一直都很好奇华夏五千年历史,何以到了清朝,尤其是十九世纪末期,回眼望去,满目疮痍,遍地凄凉。最后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一个王朝的结束。造成这种惨状的原因,大约只有四个字可以解释:内忧外患。当时的清王朝,所面临的外患,已不单单是清朝紧邻的几个外患了,更有自远方来的西方诸国,为着谋求自己的利益,愣生生要打开清朝大门,打不开,便是坚船利炮。而当时的内患,说来可笑。一群不知基督教为何物的屡试不爽的书生,扯着基督教的大旗,忽悠了一众未曾开化的山民,闹将起来,成立了太平天国,并把清政府闹得人心惶惶。一叹当时的清府之外强中干,二叹普通人的蒙昧无知。

还有一件事让我不胜感慨:亲自参加这场军备竞赛的李鸿章本人是知己知彼的。他知道他的舰艇速度不够快。他要加买快速巡洋舰。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的脾胃,特以新近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国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举朝就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艘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舰也。历史的玩笑性,莫过于此了吧。然令人可悲的是,此时的海军最高指挥机关——海军衙门,则是由一个纨绔子弟醇亲王来掌控。凡事的利弊,都像硬币的两面。在此种焦灼中,催生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其中做的风生水起的,当属李鸿章一手缔造的北洋水师-中国海军的雏形。但最终,军队都成了中国官场争斗的牺牲品。落到最后,没有钱更新装备,好好的海军,成了清朝贵族捞肥缺的绝佳场所。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切皆偶然,一切偶然又蕴含着必然。顺应民意,正是偶然中的必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也是如此,经历过列强的欺侮、维新的失败、变革的阵痛以及战争的洗礼,最终通过尊重民意、凝聚民力,才走出几千年封建帝制的桎梏。新中国的建设也是如此,走过弯路、吃过洋亏,最终秉持“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才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大局加速演变,严峻挑战中也蕴含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用化危为机的智慧面对复杂局势,将险滩变通途、化挑战为机遇。“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必须夯实专业才能、锤炼过硬本领,树立和强化廉洁意识,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筑牢自身思想防线,才能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是强根固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自身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侵蚀;二是强化自我约束,自觉运用党纪国法和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稍微有不符合、不适应的苗头就及时纠正;三是注重小节,从一点一滴做起,正确处理好各类关系。从当前工作做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以实际行动彰显一名民革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