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详细内容

关于进一步抓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2-02-07 14:58 信息来源:常德市民革 【字体:

    2018年以来,常德市紧跟中央、全省工作部署,按照“片区示范、百村创建,村村整治、全域推进”的思路,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仍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这是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行为陋习,短时间内难以转变,有些村虽然经过了持续整治,但垃圾乱扔、污水乱泼、粪污直排等问题依然突出,与当前垃圾分类处理、干湿分离的要求相比还任重道远。
    二是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垃圾箱、垃圾池、垃圾转运车辆少,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形成面上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终端无害化处理难解决。
    三是资金投入保障压力大。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级财政投入与实际所需资金差额较大。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投入缺口很大。
    四是舆论引导和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接地气的宣传媒介,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程度不高,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只当旁观者,不当参与者,既不主动作为,也不支持配合,等靠要思想严重。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主体不清、责任不明。
    对此,建议:
    1.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一是要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的理念,发挥规划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强化多规合一。二是要示范带动,精准发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提升。
    2.坚持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减量是首要。只有从源头减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议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县城和集镇周边村庄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建议用污水处理设施。三是继续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要坚持以户改厕为主,建公厕为辅的原则,按照重点区域优先改、整合资源集中改、农村旱厕整村改的要求,尽快明确改厕方式、流程、质量标准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四是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机制。完善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要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农民主体责任,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积极探索建立农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完善卫生长效保洁制度和垃圾清运监督制度,明确保洁人员职责,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持续发挥作用。
    4.坚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应继续以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证整治工作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科学合理运用财政补助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创新补助方式,提高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规范用活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通过“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