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详细内容

关于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助推农业产业兴旺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2-02-07 14:46 信息来源:常德市民革 【字体:

    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是有效解决农村农业投入品“买难”及农产品“卖难”、降低农村物流成本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一、普遍存在问题
    1.道路通行能力受限。现有农村公路特别是通村、通组公路大多为3.5米单车道四级及等外公路,路幅较窄,路线线形较差,路面破碎严重,局部存在断头路和边界路不通畅,公路桥梁普遍的设计载荷等级不够,导致道路通行能历受限,通行安全隐患较大,行车舒适性不强。
    2.信息网络融合度不高。各数字平台因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不同,各自相对独立,信息融合和共享性不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3.货物运输能力不足。目前,农村农用运输工具大部分是拖拉机及小四轮车,运输能力低,安全风险大。就澧县而言,全县现有农用运输车辆780辆,绝大部分是拖拉机,年运输能力仅20万吨左右,而全县各类农作物常年总产量近100万吨,现有运输工具远远不能满足流通运输需要,农村运输工具急需更新换代。
    4.仓储保鲜库库容缺口较大。葡萄、柑橘、蔬菜、南美白对虾等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强,鲜活量多,不易储藏运输。以澧县为例,现有已建成的仓储保鲜库以外,全县各类农产品仓储保鲜库库容缺口为40000立方米左右。
    5.产品流通成本偏高。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由于运输价格偏高,剔除运输成本后,农产品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户销售后获利甚微,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如我县今年柑橘产地销售价仅0.3元/斤左右,10斤一件的柑橘成本价仅3元,而通过电商销售一单运费就需要4-5元。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一是全面开展通镇(乡)公路主干道升级改造。二是加强农村公路边界路和断头路建设,改善通行的堵点和难点。三是大力实施通村、通组公路窄路加宽改造工程建设,改善拥堵问题。四是加强农村公路桥梁的改造升级,满足货运车辆通行要求。
    2.提升货物运输能力。加大农村运输工具研发与推广力度,鼓励流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运输工具更新换代,提升运输能力,确保农产品运输及时通畅。
    3.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制定规划。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信息化基础,聘请专家团队制定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规划。二是加强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五G基站、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物联网、互联网、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三是推进各数字平台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融合共享。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4.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进物流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完善县镇(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级物流中心、镇街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物流服务点,突出抓好冷冻库等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和冷冻车等冷链物流运输车辆配置,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整合邮政、供销、商贸、快递、交通等物流资源,在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基础上搭载电商快递,逐步推动商流物流统仓共配,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人才队伍。一是加强人才培训,在抓好现有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的同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农村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切实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引进一批善经营、懂管理、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物流业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农村物流业加快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兴旺提供人才支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