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常德市全方位对外开放工作机制的提案
常德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中间最大最重要的城市,随着渝长厦经济带的打通和发展,未来常德的城市发展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对照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全面推进,从整体上看我市对外合作参与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经济外向度仍然偏低且要素聚集力不强,与周边市相比,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层次还不高,开放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在省委谋划在实施“三高四新”发展战略之际,常德也处于加快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加快建立适应我市市情的高效的开发开放工作机制。加快完善与强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有效机制,对于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放是强市之路,产业是立市之基。内陆开放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大潜力和动力所在,是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关键所在。建议市委政府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江海、铁海、路航等多式联运;推动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内陆海关和沿海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确保企业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大临时航空口岸、盐关口岸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根据货物进出口流向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赋予更多口岸功能。制定促进开放的扶持政策和相关法规,形成对接国际惯例、保障我市全方位开放的法制和政策体系。
二、全力打造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市。从2015年开始截止到2019年底,国务院共先后发布了4批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名单。到2019年底,全国有59个跨境电商综试区。随着综试区数量的增加,进一步表明我国对进出口外贸的重视及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之一,成为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建议市委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力争我市进入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名单,尽早享受到“通关流程进一步简化、扩大进口清单范围、提高免关税商品额度上限”等三大政策红利,为我市做好壮大跨境电商经营主体、扩大购买群体范围、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等工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物流业不但是贯穿于所有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正成为内陆经济飞跃发展的“风向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既能够吸引外向型生产制造、国际商贸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又对城市参与区域乃至全球供应链分工合作效果显著,将更好的促进城市枢纽经济发展。常德应把“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开放强市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弥补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聚集更多产业,吸引更多企业。
四、盘活用好各类资源,积极做好内引外联。开展涉外资源普查,厘清摸透常德侨情、海外重点联系对象等相关信息,对常德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留学生、归侨侨眷和外侨(港澳)资企业等,做到心中有数。大力支持群众团体、人大、政协、企业等以各类团组名义,通过不同层次外联活动“走出去”开展民间外交,切实加强对外交流,广交各方宾朋,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充分整合相关资源,联络“活化”和借力一批热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靠得住、用得上”的挚友内引外联,促进我市对外友好合作全面深入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在海外华侨华人领域及主流社会的影响力,协助做好“以侨引侨,以侨引外”的海外企业招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