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详细内容

关于规范“直播带货” 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2-02-07 14:42 信息来源:常德市民革 【字体:

    今年上半年,“直播经济”迅猛发展,网络主播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职业,吸引众多人才加入。前有薇娅、李佳琦等网红主播顺利“出圈”,后有罗永浩、董明珠等企业家的追逐,直播带货俨然成了今年最热闹的风口。直播带货,网络直销确是有直观、新颖、互动等特点,然而,在频频刷新眼球的同时,直播带货,网络直播活动乱象日渐暴露时有发生,诸如刷单、刷粉、假货、虚假宣传、售后瑕疵等,这些都让直播带货行业充斥着浮躁气氛,产生了一定的销售泡沫和负面影响,以及各种坑人的套路。为稳固消费者信心,规范直播带货、网络直销行为,促进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现提供如下建议:
    一、健全监管制度,加强行业引导。市场监管部门可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意见,建立相应的“黑名单”制度、信用评价制度、投诉监管制度,在直播带货尚未兴起之前,网络直播亦曾火热一时,主要是秀场、游戏直播,在资本和粉丝的追捧下,网络直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令“网红主播”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同时,也衍生出很多乱象,诸如渲染暴力、粗口、造假、蹭热点、炒作噱头等,引起了社会不良反应,促使监管部门出手整顿,对涉事“网红主播”实施“黑名单”、信用评价投诉监管等制度进行管理,关闭一批违法平台,惩处了一批违法主播,有效遏制了行业乱象。这对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亦可借鉴。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沟通机制。市场监管部门作为行业归口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优势,建立定期与网信、公安、广电等部门沟通会商协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协调配合,提升监管合力。要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工作力度,做好行政、刑事衔接工作,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三、加大培训力度,树立诚信意识。乱象存在的根源在于利益。直播带货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产业,从业者众多,行业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注册个直播平台账号,就可以带货了。但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各方为了争抢流量资源,实现各自的利益,就不免夹杂一些违规、违法操作,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加剧行业乱象。从有效治理的角度看,直播平台、商品经营者、网络主播三大法律责任主体的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就显得必不可少,直播平台、主播经纪公司应当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培训重点放在电子商务违法、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违法、侵犯知识产权、食品安全违法、广告违法、价格违法等8大违法行为。
    为稳固消费者信心,规范直播带货行为,确实有必要未雨绸缪,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将处于野蛮拓荒的直播带货套上制度绳索,引导其步入正轨。直播带货适逢其时,受益于疫情期间的“宅经济”,将其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市场被快速催熟,成为了最流行的风向标。但要想保持住发展势头,避免风停了掉下来,就要摒弃短视心态,在各方面多下功夫,夯实诚信基石,把好质量关,才能走得更远。

分享到: